申報遺產十幾年后,韓國發現這一工藝品是日本制造|天天報道
(相關資料圖)
(觀察者網訊)據韓聯社、《中央日報》等韓媒2月7日報道,2009年在韓國文化遺產廳申報登記文化遺產的“銀制李花文花瓶”日前被撤銷登記,原因是這一工藝品被確認是由日本一家鐘表店所制,而非韓國王室的官方工坊制造。
據報道,2月3日,韓國文化遺產廳發布公告,宣布撤銷國家文化遺產“銀制李花文花瓶”的文化遺產登記。韓國文化遺產廳表示,“由于銀制李花文花瓶底部的‘小林’押印,該文物被確認是日本東京小林鐘表店的產品,因此撤銷登記?!?p>小林鐘表店曾經是日本著名的鐘表店和藝術品制作地。它從19世紀中期到1943年在東京營業,除了鐘表之外還制作銀制品和飾品,據說該店還向日本宮內省等各官廳供貨。而這一被撤銷韓國國家文化遺產登記的“銀制李花文花瓶”正被認為是在1910年代制作,不過據《首爾經濟》7日介紹,由于這一“銀制李花文花瓶”瓶身有大韓帝國李王家的象征李花圖案,因此此前被認為是王室文化遺產。“銀制李花文花瓶”與瓶底“小林”押印
2009年,韓國文化遺產廳在把這件“銀制李花文花瓶”登記為文化遺產時也曾給出理由稱,這一文物是由為大韓帝國王室制作工藝品而設立的李王職美術品制作所制作,“作為反映當時工藝品制作實際情況的文物,史料價值很大?!?/p>
但是,由于瓶底的“小林”字樣押印,韓國學術界不斷有人呼吁對這件“銀制李花文花瓶”進行重新調查。直到去年12月,韓國文化遺產廳才重啟對該文物的調查,并最終確認它是日本工藝品。
實際上,在這次調查之前,韓國文化遺產廳2009年就曾委托韓國傳統文化研究所對近代工藝文物登記情況進行研究,并接受了工藝領域專家的建議。當時,文化遺產委員和專家對“銀制李花文花瓶”的形態、保存狀態、制作工藝等進行了現場考察,但不知為何沒有提到瓶子底部的“小林”押印。
對此,文化遺產廳相關人士向韓聯社解釋稱,“由于登記調查已經過去很長時間,所以很難確認當時的情況,但在當時的調查過程中似乎沒有準確識別相關細節?!绷頁n國《東亞日報》報道,文化遺產廳還解釋稱,“文化遺產委員等在2009年現場考察過程中,沒有仔細觀察文物?!?/p>
目前,雖然這一“銀制李花文花瓶”的文化遺產登記被撤銷,但韓國國立古宮博物館將繼續收藏該工藝品。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綜合排行榜
-
2023-02-08 12:26
-
2019-12-13 14:01
-
2019-12-13 13:09
-
2020-02-05 23:40
-
2020-02-05 23:51
綜合熱門推薦
-
2023-02-08 12:26
-
2019-12-13 14:01
-
2019-12-13 13:09
-
2020-02-05 23:40
-
2020-02-05 23:51